研究团队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等4个指导原则的通知

分类: 医疗资讯中心 技术文章 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根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指导原则用于指导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的现场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评估,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含延续或变更)现场检查,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


  在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生产许可(含变更)现场检查中,检查组应当依据指导原则对现场检查情况出具建议结论,建议结论分为“通过检查”“未通过检查”“整改后复查”三种情况。现场检查中未发现企业有不符合项目的,建议结论为“通过检查”。现场检查中发现企业关键项目(标识“*”项)不符合要求的,或虽然仅有一般项目(未标识“*”项)不符合要求,但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建议结论为“未通过检查”。仅存在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且不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建议结论为“整改后复查”。检查结论为“整改后复查”的企业应当在现场检查结束后的规定时限内[其中注册核查在6个月内,生产许可(含变更)现场检查在30天内]完成整改并向原审查部门一次性提交整改报告,审查部门必要时可安排进行现场复查,全部项目符合要求的,建议结论为“通过检查”。对于规定时限内未能提交整改报告或复查仍存在不符合项目的,建议结论为“未通过检查”。在生产许可延续现场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不符合项目的,应当通知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延续。


  在各类监督检查中,发现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的,或虽然仅有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但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应当要求企业停产整改;仅发现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且不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应当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监管部门应当对检查组提交的建议结论和现场检查资料进行审核,出具最终检查结果。


  对于涉及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附件:1.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4.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9月25日

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1
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
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3
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4


鸿盟医学

医疗器械全球注册咨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GMP/QSR)、医疗器械法规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机构

微信号:hom_medical、18018710006  联系电话:18018716006




 

 

上一篇: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生物安全柜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等2项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1年第108号) 下一篇: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等2项指导原则的通告 (2021年第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