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基于ECG的无创血糖CGM:未来智能穿戴的“健康革命”

分类: 医疗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 0

4ae0b25462e6ad32332fe9b240e3b1af_0_wx_fmt=jpeg&from=appmsg.jpg0d85ab2c8d56530694bce46e99f79697_0_wx_fmt=jpeg&from=appmsg.jpg


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在于血糖监测,但传统连续葡萄糖监测(CGM)需植入皮下传感器,存在疼痛、成本高、医疗废弃物等问题。而基于心电信号(ECG)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正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掀起一场健康管理的技术革命。   

技术突破:从“扎手指”到“读心跳”

ECG信号与血糖波动的关联性,是这一技术的基石。研究表明,高/低血糖会改变心脏电生理特性,通过机器学习分析ECG的时空特征,可构建血糖预测模型。例如,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团队开发的多模态融合算法(结合ECG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将平均相对误差(MARD)降至13.42%,达到国家血糖仪上市标准。苹果公司则尝试以硅光子芯片发射激光至皮下,通过间质液反射信号推算血糖值,虽未上市但展现了技术多样性。 

产品形态:手腕上的“健康管家

智能穿戴设备是无创CGM的理想载体。国内品牌dido推出的多款手环(如F50S Pro、E55S)已集成ECG+PPG传感器,结合AI算法提供24小时血糖趋势监测,用户可实时查看波动并调整生活习惯。尽管其精度尚无法完全替代有创设备,但作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预警雷达”已足够实用。苹果、华为等巨头也在布局,例如华为手表通过高血糖风险评估间接切入市场。     

挑战与优化:精准度与生态闭环

当前技术难点在于个体差异与动态校准。例如,Singular Wings医疗的ECG-CGM模型平均准确率约80%,仍需大量临床验证;而苹果因精度问题迟迟未推出产品。未来,结合更多生理参数(如体温、血氧)的多模态算法、用户个性化数据积累,以及云端AI的动态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可靠性。此外,监管审批与医疗级认证是商业化关键,需平衡创新与安全性。  

市场前景:从“医疗刚需”到“全民健康

全球糖尿病患超5亿,中国占1/5,但血糖仪渗透率仅25%,远低于欧美。无创CGM凭借舒适性与连续性,有望覆盖从Ⅰ型糖尿病患者到健康人群的全场景管理。国产企业如三诺生物、鱼跃医疗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而苹果、华为的入局将加速技术普及。据预测,未来CGM将向“闭环人工胰腺”演进,实现自动胰岛素调节,并扩展至代谢综合征、肥胖管理等领域。  

一场静默的科技革命

无创血糖监测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对“健康自由”的重新定义。当ECG传感器与AI算法在腕间悄然协作,糖尿病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智能穿戴设备由此成为人体健康的“第二层皮肤”。这场革命,或许将彻底改写慢性病管理的未来图景。



鸿盟医学

医疗器械全球注册咨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GMP/QSR)、医疗器械可用性研究、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众多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机构

微信号:hom_medical、18018710006 联系电话:18018716006

 

 

上一篇: 近期宣布与DeepSeek合作开展业务的医疗器械企业汇总 下一篇: 美容用途超声器械分类界定的新动向!